【千方百计 · 投你所好】大家好,我是 千投项目网站长投哥,今日站长实操网赚资源已更新!

惠如楼位于广州市中山五路117号,1995年3月,因广州兴建地铁一号线,中山五路全线拆建,众多老字号从此湮没惠如楼暂迁往三元里广花二路212号,离开了老城区,地头又不好,客源希少,经营一年后于1996年倒闭。

二十年过去了,回迁无了期

满满干货-九鱼迷踪(二) ——广州老茶楼遗梦之“惠如楼”|苏世杰是什么朝代的人|苏世杰

惠如楼由陈惠如创办,于1875年(光绪元年)开业,以经营广东传统风味的清茶细点为特色,是广州市著名百年老字号,也是广州市历史最悠久的茶楼之一,以传统粤菜、精美点心、龙凤礼饼驰名。

满满干货-九鱼迷踪(二) ——广州老茶楼遗梦之“惠如楼”|苏世杰是什么朝代的人|苏世杰

1950年代后几经扩建,其主要名菜“如意香汁鸡”、“荷香蒸乳鸽”、“脯鱼干蒸烧卖”等。

满满干货-九鱼迷踪(二) ——广州老茶楼遗梦之“惠如楼”|苏世杰是什么朝代的人|苏世杰

当初陈惠如俩夫妇开的是一间小食肆,某夜,一小偷被伙计发现躲在厨柜内,伙计在呼喊之余正想用开水淋柜内的小偷,陈惠如正好赶到制止一问之下,原来小偷是因饥饿难忍而潜进店里找食物的,陈老板不但没难为这个年青人,还拿出食物,等他吃饱喝足后再赠给他银两,然后好言相劝送他走。

年青人临走时要了陈老板的姓名、地址,说日后定当图报,当时陈老板一笑置之,也没当回事事隔三年后的岁晚,忽然收到一封从南洋寄来的信件,内里还夹带一张200大洋的银票,送钱人署名为:林大贵(淋大柜),原来就是三年前那个年青人,他时来运转,在南洋发了达,未忘本,连续三年,每次都寄上200大洋银票。

有了这笔钱后,陈老板便舍弃了小食肆而办起了茶楼,还以自己的名字给茶楼起了个名号——“惠如楼”时间是1875年(光绪元年),广州第一条鱼(如)诞生

满满干货-九鱼迷踪(二) ——广州老茶楼遗梦之“惠如楼”|苏世杰是什么朝代的人|苏世杰

三十年后,一群猛龙过了珠江,当其时佛山七堡乡(今石湾镇一带)的商人纷纷踏足广州,携带大量资金来投资经营茶楼业,繁荣了广州的饮食文化以被誉为“茶楼王”谭新义为首的一班大佬,择地兴建或收购茶楼,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谭新义收购了“连香楼糕酥馆”,取名为“连香大茶楼”。

满满干货-九鱼迷踪(二) ——广州老茶楼遗梦之“惠如楼”|苏世杰是什么朝代的人|苏世杰满满干货-九鱼迷踪(二) ——广州老茶楼遗梦之“惠如楼”|苏世杰是什么朝代的人|苏世杰

可能也是在此期间,把惠如楼也收购了,之后,谭新义对“如”字情有独钟,经他主办和参与、一口气开了多间以如字命名的茶楼(西如、东如、南如、五如、三如、太如),其他老板也来凑上热闹,开起了以如字为名的茶楼,当其时正是“九鱼(如)齐出”啊。

最多时发展到有十三间之多当初,陈惠如所经营的小食肆和后来开办的惠如楼究竟在什么地方已无从考证,如果真的在惠爱街那可不得了,因为这条街当时可是“广府第一路”啊早在明清时期,东西直路走向的惠爱街就已是贯通大东门城门(今越秀路口)与正西门城门(今西门口)之间的一条主干道,一条大街连接两座城门,横贯整个广州城。

惠爱大街就是现今的中山四路至越秀路口的大东门,惠爱街就是现今的中山五路至中山六路西门口 清代的惠爱(大)街两侧,是官署衙门最密集的地方;贡院、番禺县衙、藩司、广州府衙、巡抚衙门、提督学院署、将军府,关帝庙、城隍庙、以及官办的番禺学宫、广府学宫、南海学宫等等,门墙相接,一路排下来,几无平民百姓立足之地。

能够在这种路段经营,容易吗一直以来都找不到惠爱街在1919年(民国八年)拓宽改建为近代马路之前的相关照片资料,只能找到清末时期西门内城的照片,照片摄于1869-1870年间,由英国摄影师约翰·汤姆逊拍的,那条石板路便是惠爱街西面的尽头。

关于汤姆逊拍的这张照片,一直流传下来都被认为是正西门,但近几年经广州一群热爱广州老照片的街坊经多方考究对照广州各旧城门楼的老照片,推翻了之前的说法,认为这不是正西门,但又找不到当时完整的正西门正面旧照,或许照片真是正西门,或许街坊们推翻得对,在此用上这张照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满满干货-九鱼迷踪(二) ——广州老茶楼遗梦之“惠如楼”|苏世杰是什么朝代的人|苏世杰

我们所认识的惠如楼是在1920年之后的事了,辛亥革命后,民国二年(1913年),开始拆除正西门,这是广州拆除城墙之始。之后几年间,因资金、人力不足和其他因素,只是在拆拆停停。

满满干货-九鱼迷踪(二) ——广州老茶楼遗梦之“惠如楼”|苏世杰是什么朝代的人|苏世杰

1918年(民国七年),广州正式开始大规模拆城墙筑马路,城市交通由水路开始转到陆路此后4年间,广州到处在拆房子,灰尘滚滚,喧腾不息马路从原来的民居中间穿过,许多人要被迫搬家,于是就出现了很多抗争示威活动。

当时有人在西瓜园(现在广州日报社周边)贴了一副对联:“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拆城明日迁”,也许是中国第一批“钉子户”就在此时的广州产生了政府派出军队、警察、消防员,稀里哗啦,把城墙一股脑夷为平地很多人还没搬走,他们的房子已经被政府拍卖了。

有些“钉子户”企图顽抗到底,政府便出动消防队强行拆房,又出现了中国第一支“强拆”队伍

满满干货-九鱼迷踪(二) ——广州老茶楼遗梦之“惠如楼”|苏世杰是什么朝代的人|苏世杰

1921年(民国十年)2月,广东省议会通过《广州市暂行条例》,并于同年2月15日公布施行,广州市政厅正式成立,并由孙中山长子孙科任首任广州市市长,广州市乃成为全中国第一个“市”。

满满干货-九鱼迷踪(二) ——广州老茶楼遗梦之“惠如楼”|苏世杰是什么朝代的人|苏世杰

另外一个第一的即是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前,号称华南最繁华商业之地的广州,只有一条可供行车的马路,就是长堤所行路线只限于从大沙头到今天中山二院附近的仁济路口全程分四段,每段收费一分二厘银,是中国第一条收费道路(说不定还是世界第一呢)。

满满干货-九鱼迷踪(二) ——广州老茶楼遗梦之“惠如楼”|苏世杰是什么朝代的人|苏世杰

话又说回来,1919年惠爱街拓宽改建为马路,路两旁兴建骑楼,惠爱大街(今中山四路)定名为惠爱东路,惠爱街(今中山五、六路)定名为惠爱中、西路。与市内其他骑楼街路环接,形成世界第一长骑楼街的产生。

满满干货-九鱼迷踪(二) ——广州老茶楼遗梦之“惠如楼”|苏世杰是什么朝代的人|苏世杰

日赚1000+网赚资源合集,收藏《千投项目网》

满满干货-九鱼迷踪(二) ——广州老茶楼遗梦之“惠如楼”|苏世杰是什么朝代的人|苏世杰

无论以前的惠爱中路,或现在的中山五路,都是广州市的地王广州城里最有掌故的道路,中山路无疑是其中之一,能在此买得起地建楼的当是土豪中的土豪而惠如楼进入我们记忆中的就从建成惠爱路起,惠如楼的主人是谁这并不重要,人们只关注的是惠如楼的出品,能留得住客人的当然要茶靓水滚、服务周到、精美而又具特色的点心、能拿得出几道口碑好的招牌菜式、再加上内部格局楼层开阔宽敞、气流通畅、装饰华丽、厅堂各处多挂名人字画,这些惠如楼都做到了。

满满干货-九鱼迷踪(二) ——广州老茶楼遗梦之“惠如楼”|苏世杰是什么朝代的人|苏世杰满满干货-九鱼迷踪(二) ——广州老茶楼遗梦之“惠如楼”|苏世杰是什么朝代的人|苏世杰满满干货-九鱼迷踪(二) ——广州老茶楼遗梦之“惠如楼”|苏世杰是什么朝代的人|苏世杰

提起字画,据相关资料记载:当时惠如楼二楼有一幅书法名作“少长咸集”的横额,系出自赵之谦手书赵之谦,又名撝叔(撝字广州话读“挥”音,同挥),绍兴府人,清代咸丰举人,官至江西鄱阳、奉新知县工诗文,擅书法、绘画,尤其篆刻成就巨大。

上世纪30年代初期,国民党政要张发奎的副官苏世杰(后兼任省财政厅秘书),是书画界人士,也是撝叔的崇拜者一天,苏世杰找到惠如楼东主谭晴波(继谭新义之后,广州第二代茶楼王),愿以500港元,请谭晴波将“少长咸集”割爱,谭晴波可不缺那些个钱,没卖。

1950年,又有一个书法爱好者愿出1500港元高价求购可是谭晴波也不愿“割爱”终于在“破四旧”时代难逃浩劫,至今仍不知下落

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铁蹄所至,百业萧条,民不聊生,广州城笼罩在愁云惨雾之中,商店关门,家家闭户,昔日繁华的街道显得异常冷清,却到处都是日本鬼子横行的身影。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广州自1938年10月21日沦陷,被日本鬼子整整蹂躏了七年。

新中国成立后,惠如楼的老板谭晴波去了香港,1956年惠如楼转为公私合营,1958年改为国营企业,1960年,政府又在惠如楼周边30多户的地皮上进行扩建1963年10月,惠如楼扩建竣工复业,成为一间楼高四层的大型茶楼,当时有职工170多人。

1979年,中国正式开始实施改革开放不久后,香港的“港式”饮食及酒店服务业夹带着一股新风进占广州,新潮流冲击着旧传统,在新形势下,惠如楼于1987年4月开始重新装修,并于同年国庆前夕竣工复业,使百年老号换上新颜,便于与时俱进,惠如楼更名为“惠如楼海鲜酒家”, 并增设夜茶、适时火锅等经营项目。

装修复业后的惠如楼,厅堂陈设更加雅致,布局合理,有空调设备,设有大小厅房18个,1000多座位,可筵开百席虽然店名变得时尚了,但惠如楼始终忠实地坚持正宗传统粤菜,其出品的菜式屡屡获得佳绩在1987年和1988年两届美食节中,获奖品种就有“百花鲜竹盒”、“惠如一品素”、“如意香汁鸡”、“荷香蒸乳鸽”等等。

惠如楼除茶靓水滚、服务周到外,更值得称道的是精美而又具特色的点心,其中最负盛名者有如下几款:脯鱼干蒸烧卖、 笋尖鲜虾饺、 榄仁萨骑马、嫁女饼(莲蓉酥、爽糖酥等)、老婆饼(冬蓉酥)等。

应节佳品除了各式年宵品种外,一年一度的中秋月饼,其质量选料上乘,制作颇具特色,如纯正莲蓉月、凤凰贡品月、惠如上月等,特别是凤凰贡品月,是惠如楼的传统招牌月饼。

1983年,一个美籍日本人——出目里利吕井,首次来到广州,用他对城市公共交通的专业眼光,拍下了很多珍贵的照片其中一张照片是站在中山五路与广州起义路交界处、刚刚建成的,后来被广州街坊爱称为“蓝色八爪鱼”人行天桥上,镜头向东拍下了中山五路初夏正午的景色,说不定出目里利吕井的午饭是在越秀饭店(新陶芳)内吃呢。

三十年过去了,现在再看着这张照片,倍感亲切,两旁的骑楼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古老而不乏生气,悠闲而显得祥和,远处,“惠如楼”三个字的大招牌格外醒目出众,似乎向路过的街坊打着招呼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那个全民“下海”的时代,中山五路也随之显露出繁荣的色彩。

但是,1995年,随着地铁一号线的兴建而带来旧城改造,从此,广州开始进入大拆大改的时代。

2016年1月写月宫孤客免责声明:文字资料多参考网络文章;以上照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下一集:三如楼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精品互联网创业教程,年会员只需98元,永久会员五折优惠中,享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站 长 微 信: qtxmwdt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