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 · 投你所好】大家好,我是 千投项目网站长投哥,今日站长实操网赚资源已更新!

META-PICTURE

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The Concert》,布面油画,72.5×64.7cm,1664年提到“元”,你会想到什么?是一切的开始?还是当下大火的元宇宙?在当代社会,“元”作为前缀词已被运用到各种文化与科学领域中。

那么,“元”到底是什么?“元艺术”又如何被界定?今天,时尚芭莎艺术就带你探究艺术中的“元”01什么是元艺术?如今,“元”的概念已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如元数据、元编程、元认知以及元宇宙……而美国艺术史学家米歇尔

(W.J.T.Mitchell)就在其著作《图像理论》中提到元图像(meta-picture),并将之定义为关于图像的图像,能自我指涉与反思的图像法国画家大卫·特尼尔斯(David Teniers)的作品《利奥波德·威廉大公在他的画廊》中就嵌入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画作,它们互相参照,形成了历史中的互文关系。

不仅如此,艺术家还将自己放在画面最左边以表明本人在场,而他面向画外的目光又印证了观众的存在这便是早期的“元图像”

图1: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福利斯-贝热尔酒吧间》(A Bar at the Folies-Bergère),布面油画,96×130cm,1882年,该作品被认为是元图像,艺术家用图像中的镜子完成对时间与空间的转述。

图2:大卫·特尼尔斯《利奥波德·威廉大公在他的画廊》(The Archduke Leopold William in his Picture Gallery in Brussels),布面油画,104.8×130.4cm,1647-1651年

“元”(meta)来自希腊语,表示“之后”或“超越”当它用作词语前缀时,则暗示一种在语义背后的更广泛、更抽象的概念,有自我指涉的意义,通常指同类范畴的集合而元艺术就可以理解为关于艺术的艺术,能反观自我或反省自身的艺术,是一种艺术概念的集合。

它强调自我反思,并能唤起观众沉浸式的体验

埃尔·格列柯(El Greco)《托莱多的视图和平面图》(View and Plan of Toledo),布面油画,132×228cm,1610-1614年早在1978年,位于纽约曼哈顿的惠特尼博物馆举办过一场“关于艺术的艺术”

(Art about Art)展览该展涵盖了包括拉里·里弗斯(Larry Rivers)、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和贾斯培·琼斯(Jasper Johns)等45名艺术家的作品美国艺术评论家里奥·斯坦伯格。

(Leo Steinberg)在展览画册的文章中写道:“所有艺术都深受其他艺术的侵扰”实际上,“元艺术”目前并未收录于维基百科、辞海等网站中,但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或艺术家提出这一概念,并普遍认为它是具有自我意识、自我指涉以及反思性的艺术。

也有人提到,几乎任何现象之前加上“元”都可以表示类似的概念

图1:贾斯培·琼斯《三面国旗》(Three Flags),板面烧腊、油彩、拼贴画,78.4×116.2cm,1958年图2:拉里·里弗斯《鼓手》(The Drummer),布面油画,170.2×147.3cm,1958年

图3:卡西米尔·马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Suprematist Composition-White on White 》,布面油画,79.4×79.4cm,1918年02自我意识与反思

艺术史家斯托伊契塔(Victor Stoichita)在《有自我意识的图像:对早期现代元绘画的洞察》一书中,探讨了关于欧洲16-17世纪的绘画中的自我意识其中,委拉斯开兹(Velazquez)的《宫娥》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在该作品中,画家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公主、国王和王后这不禁令人思考,他到底在画谁?艺术家再现了画家、模特以及观者之间的关系,并将画家放在了画面中极为重要的位置,不仅以此暗示了自己作为艺术家的重要性,还反省了绘画本身的意义。

委拉斯开兹《宫娥》(Las Meninas),布面油画,318×278cm,1656年而在中国古代绘画中也有类似“画中画”的形式,艺术史学家巫鸿在《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里指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屏风图像与欧洲的画中画同样具有‘互文性’。

”《韩熙载夜宴图》《重屏会棋图》都是非常典型的“元绘画”。而屏风在画中的作用也不止于追求空间深度和视幻觉,更在于叙述事件、分割时空、情绪表达和政治隐喻。

日赚1000+网赚资源合集,收藏《千投项目网》

图1、2: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宋摹本,绢本设色,五代图3: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局部),宋摹本,绢本设色,五代即使中国古代文人画并未有“元”这一概念,但正如巫鸿所说:“一件元绘画必须是反思性的,要么反思其他绘画,要么反思自己。

前者是相互参照,后者是自我参照”而这种具有自我反思和自我表达意义的作品在古代文人的水墨中亦屡见不鲜二战后,艺术家的自我意识则更为明显在米歇尔看来,“元图像”的目的就是“解释绘画究竟是什么,是绘画对‘自我认知’的一种展示”。

换言之,艺术家画什么、怎么画都可以,但必须画“正在画画”这一事实。例如,美国漫画家索尔·斯坦伯格(Saul Steinberg)曾在《纽约客》上发表的漫画《螺旋》就是一幅元图像。

图1:索尔·斯坦伯格《螺旋》,钢笔,1961年图2:雷内·马格利特《这不是一支烟斗》(La Trahison des images(Ceci n‘est pas une pIPe)),布面油画,60.3×81.1cm,1929年

图3:雷内·马格利特《两个秘密》(The Two Mysteries),布面油画,65×80cm,1966年1966年,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雷内·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在作品《这不是一支烟斗》中阐述了语言与绘画的关系,并以此告诉观众:

这只是一幅画,不是一支烟斗有人或许对此感到疑惑而艺术家又在之后的作品《两个秘密》中再次强调了该观点,画架的黑板上呈现了“这不是一只烟斗”,整个画面就像在一间教室里,而这幅画就是一件教学工具马格利特引发人们思考绘画意义的同时,将自我意识和图像的重要性也随之表现出来。

图1: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Madame Récamier》,布面油画,174×244cm,1800年图2:雷内·马格利特《Perspective: Madame Récamier by David》,布面油画, 60.5

×80.5cm,1951年03关于艺术的艺术“元图像”或“元绘画”的真正意义在于图像的自我参照以及艺术家的自我表达、自我反省和观众的多元认知。如此看来,当代艺术从一开始就已经是元艺术了。

图1:雷安德罗·埃利希《更衣室》(Changing Room),上海国际艺术节,2013年图2:雷安德罗·埃利希《游泳池》(The Swimming Pool),日本,2019年随着观念艺术、行为艺术以及大地艺术的出现,艺术家开始不仅反省自我与艺术本身,还反省观念的形成、创作的过程、产生的影响以及与观众的互动。

阿根廷艺术家雷安德罗·埃利希(Leandro Erlich)的作品就被认为是具有代表性的“元艺术”现象,不仅延续了马格利特作品中的视觉悖论,还将观众的参与作为其组成部分。

图1:卡拉瓦乔(Caravaggio)《Young Sick Bacchus》,布面油画,67×53cm,1593年图2: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无题#224》(Untitled #224),摄影,121.9×96.5cm,1990年

实际上,当代艺术家对于艺术的理解不再依附于形式或观念,而是出于对绘画或艺术本身的认知,也就是对“元绘画”的实践这亦为更多艺术家开辟了新思路,将创作从形式中抽离出来,着眼于与艺术本身的对话而此时便有学者提出了“元现代主义艺术”,也就意味着艺术在此前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开放,艺术家们可将周围发生的任何事情文本化并加以阐释。

其中,“美的回归”就被认为是元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关键特征,“不同于现代的‘狂热或天真’,后现代的‘冷漠与怀疑’,元现代可被理解为‘一种明智的天真,一种务实的理想主义’。”

图1:索尔·斯坦伯格《无题》,钢笔,52×36.5cm,1964年图2: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美》(Beauty),泰特现代美术馆展览现场,1993年图3:徐冰《蜻蜓之眼》,2017年

无论是“元绘画”“元图像”还是“元艺术”,其核心价值都在于艺术家的自我意识和主体的重要性在“元”的认知过程中,人的自我意识也得到了确认人们对于艺术的认识亦不再局限于媒介、形式或观念层面,而是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感知。

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在创作时能以更多元的角度重新认知艺术、回归艺术。你如何看待艺术中的“元”?欢迎留言分享。

编辑、文 朱仪丹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精品互联网创业教程,年会员只需98元,永久会员五折优惠中,享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站 长 微 信: qtxmwdt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